越南密谋五年3天攻华,我军却把它当成练兵场,硬生生拖垮三十年
1982年的河内,空气里不光有雪茄味儿,还有一种让人上头的自信。
1982年的河内,空气里不光有雪茄味儿,还有一种让人上头的自信。
1979年2月,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展开了新时代的第一场边境保卫战~对越自卫反击战。在此后的10年中,各大军区的精兵强将更是轮番上阵,予以了宵小沉重而持久的打击,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。
1979年2月17号凌晨,中越边境的山头上突然炸响炮火,解放军直接跨过边境线,对着越南北部展开自卫反击。
说起1979年的那场中越边境冲突,很多老一辈人还记得那阵子报纸上天天登战报,边境线上炮声隆隆,全国上下都捏把汗。这事儿得从头捋捋,越南那边刚统一没几年,1975年西贡解放,南北合一块儿,本该喘口气搞经济,可当时掌舵的黎笋没这么想。
1979年2月底,广西边境的战壕里,74岁的许世友将军正盯着地图上的“谅山”二字。这位东线战场总指挥手里的烟斗灭了都没察觉,旁边参谋递来的战报上,密密麻麻写着越军的防御部署。
1966年3月的河内,下着毛毛细雨。街头的高音喇叭循环播放一段话:“黎笋同志指出,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是我们最大的使命。”当年很多北方青年第一次从广播里听到这个名字,从此深刻记住了那位声音沙哑却语气强硬的第二号人物。时隔半个多世纪,越南人谈论黎笋,仍绕不开“民族
一到1979年3月,谅山的寒风真叫人骨头缝里发抖,但北部那股火药味,比风还冲。有人说过,战争离普通人很远,其实不然,当天一早,谅山街头巷尾还残留着昨夜家狗的哀嚎——不过几个小时后,这片土地就见了炮火洗礼。解放军铁流压境,黎笋政府本就岌岌可危,这会儿河内刚刚咬着
有人问我,历史这东西,读起来到底为啥总有点隔靴搔痒?好像打仗和下棋似的,棋盘上东一子、西一子,国家间的是非恩怨,全变成了课本上寥寥几行——就像电影里快进过的片段。但那年1979年春节刚过,中越边境的风,刮得连猫都喘不过气儿来。北方解放军大步流星,一路打到越南谅